水利局宣传标语
1、健全预防为主、预防与调处相结合的水事纠纷调处机制。
2、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
3、以全运为起点,以全运为动力,书写后全运时期水务新篇章。
4、国家将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鼓励农民在统一规划基础上,兴修农田水利。
5、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
6、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积极投入水利改革发展大潮。
7、践行“三个一切”理念,实现水务企业“富民强企”的发展目标。
8、各级政府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
9、完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
10、加大基层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提高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
11、大幅增加各级财政专项水利资金额度,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
12、认清水利形势,增强水患意识,坚持水利改革,加快水利发展。
13、国家鼓励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
14、抓项目、转作风、严管理,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15、深化“三个一切”理念,使广大水务职工生活的更自信、更尊严、更幸福。
16、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
17、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
18、水利改革发展要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
19、国家实行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
20、努力奋斗5~10年,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2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
22、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增进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23、加快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全面加强企业节水管理,普及农业高效节水技术。
24、生态文明,不是喊喊号子,装装样子,走走场子,而是要板上钉钉子。
25、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
26、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作风建设,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水务发展环境。
27、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开创水务振兴发展新局面。
28、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以优秀作风带动政风民风,实现水务新跨越。
29、加强洞庭湖综合治理,突出蓄滞洪区建设,提高调蓄洪能力。
30、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进一步加大为民办实事的力度。
31、加快建设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