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名言200(精选31句)
曾国藩名言2001
1、您一个小小的分享动作,就可能照亮无数人的命运!
2、曾国藩还说过很多名言名句,比如“家和则福自生”,这是说家庭关系;“功不独居,过不推诿”,这句是讲责任担当;“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这句话是讲做事之前需要思索和谋划;“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这是识人用人的准则。
3、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曾国藩
4、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人为财死,不贪少祸。——曾国藩
5、 在曾国藩的家书中,也有许多内容是教导弟妹子孙要谨守家族的“耕读”传统。他告诫子弟,不仅要读四书五经,甚至要求他们要多读史书,要熟读《了凡四训》,陈弘谋的《五种遗规》等书。
6、以俭持家。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
7、1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8、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善于思考,多提问,然后试着自己去解答这些问题,
9、3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10、曾国藩在教育孩子方面十分成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他要求孩子们“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首先要有一个合理而宏远的志向,光宏远不合理也不行,有人说“我想跟林志玲搞对象”,这太宏远了,但是不合理。所以说,制定目标,又得宏远,又得合理,要可操作。又所谓“志不强者智不达”,所以“志向”是获得“智力”的基础。第二呢,就是要有学识,善于学习,结合自己的目标,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一些有用的东西,用处不大的就别学了,我们有个男同事,天天研究益母草膏的作用,其实跟他的业务一点关系没有,研究半天,纯属浪费时间。第要有永恒不变的决心和毅力。做事情,一旦确定了正确的方向,可是正确的方向啊!一定要锲而不舍,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三十天筛网”,那样的话,什么事都做不成。曾国藩,30来岁,中进士,大器晚成,他要是半途而废,就没有曾国藩了!
11、17)伤化毁俗者,虽亲虽贵,必疏而远之。清公贞修者,虽微虽践,必亲而近之。
12、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13、1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14、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5、人生的道路漫长,那些能够成就一番大事的人,无不是具有远大的规划,只有想得远才能走
16、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7、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18、 1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19、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曾国藩
20、 1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21、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22、1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23、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24、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曾国藩名言2002
1、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2、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解释:在面对利益时,不要只会一味的独享,而不会分享,面对利益时,一定要权衡取舍之道。
3、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4、 他常说:“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孟子云:“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5、 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6、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
7、3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