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网

网络上搞笑的歇后语,网络红人民间俗语经典歇后语(精选72句)

2023-02-24 栏目:文案短句 

网络红人民间俗语经典歇后语1

1、【骨头里挑刺】(惯)比喻故意挑毛病。

2、【男儿有泪不轻弹】释义:男人不轻易落泪。例句:夏竞雄的胸中也是波澜起伏,但在女性面前,却要男儿有泪不轻弹。

3、【以貌取人】“以貌取人”的意思是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相貌,而忽视真才实学的错误做法。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以貌取人,往往漏掉贤才。“以貌取人”源自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由做武城帝宰,把武城治理得极好,百姓称赞,市井繁荣。孔子闻知,十分高兴。有一天,孔子亲自来到武城,问道:“由啊,你用什么办法把武城整治得这样好呢?’孔子由回答说:“我都是按老师的教诲,以礼治城。”孔子又问:“是否还有贤能的人在给你帮忙呢?”子由答:“有,就是子羽,许多治城的办法都是他告诉我的。”孔子一听,吃了一惊,原来,子羽也曾向孔子求教,因他相貌丑陋,被孔子拒之门外。后来,子羽就自修孔子的思想学说,成就很大,因他也是武城人,所以经常为子由出谋划策。此时的孔子真是后悔不迭,连声叹道:“我错了,我错了,我以貌取人,失去了像子羽这样贤能的人,实在可惜呀!”

4、姐姐要代表水利局参加县工会举办的“国庆五十周年演讲会”。爸爸对姐姐说:“五年胳膊十年腿,二十年练不好一张嘴,得下工夫啊!”(山西·平陆)

5、【吃秤砣,铁了心】铁,名词作动词用,谓狠下决心,不动摇。吃秤砣,或说:王八吃秤砣。浩然《山水情》:“刘三像吃了秤砣铁了心,一点儿也不松口:这一回,你就是***,我也不能答应。”

6、有财万事足,无病一身轻。

7、狗尾巴续貂——头尾不相称

8、【不帮和尚,不帮尼姑】谓不介入,保持中立。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得,我不帮尼姑,不帮和尚。你们两家斗法,别把我也扯进去。”

9、【天没眼睛,地没良心】谓天地间没有公正。《李顺大造屋》:“天没眼睛,地没良心,穷人受的灾,想也想不到,说也说不尽。”

10、【老鼠没有不偷油的】释义:比喻人没有不贪便宜的。例句:等到当家的回来,生米已经煮成了熟粥,看他还能怎样,老鼠还有不偷油的?猫还有不贪腥的?人还有不爱财爱物的?

11、【乖气致戾,和气致祥】见“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12、【新箍的马桶三日香】开始情况较好,但不能持久。类似的:新盖的茅房三日香。清代《何典》:“醋八姐看见,也未免新箍的马桶三日香,‘弟弟宝宝’的甚是亲热。”

13、【当面锣,对面鼓】释义:比喻面对面把事情讲明。例句:说吧,“有风方起浪,无潮水自平”。谁的理谁的非,当面锣对面鼓,快说吧!

14、【老皇历】“老皇历”比喻陈旧过时的规矩。那么,“皇历”是怎么来的呢?它有个演变的过程。我国自古重视历法。西汉以前,我国使用六种古历法,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传说黄帝历最为古老。唐朝诗人卢照邻《中和东·歌登封章》:“炎图丧宝,黄历开璇。”黄历就是黄帝历的简称,所以人们习惯称历书为黄历。另外,“黄历”也叫“皇历”。因“皇历”的封面多用黄色纸张,故也被称为“黄历”。历朝历代都有历法,不过都是以黄历为基础。到了唐朝,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唐王下令编制了我国第一本雕版印刷的历书《宣明历》,并宣布今后历书必须由皇帝亲自审定,官方印刷。从此,历书就被称作“皇历”了。“皇历”里面记载的历法,一般是以年为限,第二年就应更新,如果拿去年的“皇历”来查看今年的历法,那一定是错误的。因此,过时的“老皇历”是使用不得的。不能与时俱进,坚持旧观念,拿老规矩办事,往往容易出错,就被人们讥笑为“老皇历”。

15、在学习上一遇到困难,我就爱去问老师和同学,妈妈说:“米靠碾,面靠磨,遇到问题靠琢磨。不勤思,哪来的长进?”(湖北·荆门)

16、甘草心——甜中有苦

17、【一会儿风一会儿雨】(惯)形容人情绪变化快,喜怒无常。

18、【犄角旮旯】“犄角旮旯”指的是房间中窄小的角落或狭窄偏僻的地方。它源自北京方言。犄角旮旯是个合成词,合在一起能用,分开也能用,而且意义不变。“犄角”指的是牛、羊、鹿等动物头上生出的坚硬角质物,亦即“角”。由于牛角里边逐渐收窄,犄角渐成窄小角落之意常指房间中窄小的角落,也可形容人的思想不会转弯,思路越来越窄,常说他“钻牛角尖”。“旮旯”这两个字成词历史不久。“旮”字在《康熙字典》里说与“旭”字通用。而“旯”字在《康熙字典》里根本没有收入。因此,“旮旯”合起来也表示“角落”应是近百年左右北京人的创造。犄角和旮旯意同,北京人一撮合,合成了“犄角旮旯”。(www、iazJ、Com)

网络红人民间俗语经典歇后语2

1、舅舅家并不富裕,但一家人都很勤奋,踏实苦干。舅妈说:“做人不怕累,就怕整日坐在桌边醉。只要勤劳肯干,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的!”(广东·龙门)

2、【甜从苦中来,福从祸中生】(谚)甜是从苦中熬出来的,福是从祸中转化来的。指苦与甜、祸与福是会互相转化的。

3、【人抬人高,水抬船高】(谚)人抬举人,地位自然就升高,就像水涨高了,抬得船身也高一样。指人要想有大作为,总离不开众人的扶持与抬举。也作人抬人,无价宝;水抬水,万丈高。人抬人高,自尊自贵。

4、【同桌吃饭,各自还钱】在一起共事,经济上分清。清代《三侠五义》:“咱们同桌儿吃饭,各自会钱,谁也不必扰谁,你道好么?”

5、一次小测验,我语文、数学都考了100分。张老师对我说:“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塌筐。你可不能骄傲啊!”(河南·许昌)

6、【打黑枪】(惯)指在暗处向人开枪射击。也作“打冷枪”。

7、【见过鬼怕黑】(谚)传说鬼是在黑暗中活动的,见过鬼的人怕黑暗。比喻遭受过惊吓或蒙受过打击的人,遇到相类似的境况就不免心惊胆战。

8、马路不拐弯——正直公道

9、剃头的刀布——脏透了

10、【自己酿的酸酒自己喝】做错事自己承担责任。酸,也说:苦。成语:自食其果。《天意》:“我不恨任何入,只恨自己,既然自己偷吃了禁果,那么这杯不幸的苦酒就该自己喝下去。”

11、【锅里多了,碗里也就多了】释义:比喻集体富了,个人也就多得。例句:弯弯绕希望有个人出头露面,能够钳住萧长春,多报点产量,多分点麦子。不论怎么一个方法,锅里多了,碗里也就多了——弯弯绕的要求仅仅是这个。

12、【囚人梦赦,渴人梦浆】(谚)赦:赦免。浆:汤水。囚犯常梦到自己被赦免释放,口渴的人常梦到有汤水供自己喝。指心里想什么,就容易梦到什么。

13、【玩火者必】谓做冒险的事情,必然会危及自身。成语:玩火。传记图书:“然而,事与愿违,玩火者必自焚。”

14、【没事常思有事】(谚)指人应有备无患,以免事到临头措手不及。

15、【九个月长虫吃耗子,三个月耗子吃长虫】(谚)长虫:蛇。耗子:老鼠。一年之中,有九个月是蛇吃老鼠;因为蛇要冬眠,冬季的三个月是老鼠吃蛇。比喻强者也有被弱势一方制服的时候。

16、【姜桂之性,到老愈辣】(谚)姜桂:生姜和肉桂。指生姜和肉桂越老越辛辣。借指老年人阅历广,经验丰富,待人处世越发精明老练。也作“姜是老的辣,醋是陈的酸”。

17、【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见“入山擒虎易,叉手告人难”。

18、【三月的芥菜——心里烂】(歇)心:菜心,转指人心、中心、核心。指从内部变坏,失去了生机,面临彻底败亡。

网络红人民间俗语经典歇后语3

1、【艺多不压身压身】指成为负担。技能多没有坏处。压,也说:碍。姚雪垠《李自成》:“艺多不压身。日后你们要是不愿跟着老子打江山,可以到南京去跑马卖解,饿不了肚皮。”

2、【鱼见鹭鸶骨头软】形容畏惧。传记图书:“鱼见鹭鸶骨头软。抓衣领的难民见他来势凶猛,怕吃眼前亏,松了手。”

3、【晌鼓不用重锤】见“好鼓不用重锤敲”。

4、叔叔花钱大手大脚的,毫不节俭。婆婆见了便说:“勤似摇钱树,俭如聚宝盆。勤勤俭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到老了,又没有积蓄,你就有苦日子过了!”(广东·龙门)

5、【男儿不发狠,到老受贫困】(谚)男子汉做事如果没有决心和毅力,因循怠慢,一辈子要受困穷。指人安身立命,贵在抓紧机遇,果断行动。

6、【磨扇压住手】(惯)磨扇:石磨的上下两片圆盘。磨扇压住手,动弹不得。比喻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

7、【八月初一雁门开,懒妇催将刀尺裁】释义:雁门:山名,在山西省代县西北。到了农历八月,大雁就开始南飞了,人们无论怎样也应准备过冬的衣食了。例句:田家杂谚:八月初一雁门开,懒妇催将刀尺裁。

8、三个女人抵一群鸭。

9、心情愉快是肉体和精神的最佳卫生法。

10、【打倒了虎豹,还有豺狼】释义:比喻敌人没有彻底消灭。例句:谁知打倒了虎豹,还有豺狼,就应了你那年在黄风口说的话了,奴隶主阶级就是不甘心灭亡哪!

11、下棋丢了帅——输完了

12、【放隔山炮】(惯)比喻所采取的行动威力很大,在这个地方行动,其他地方也受到影响。

13、【抓起红土当朱砂】(惯)朱砂:一种红色的无机化合物,无毒,可做颜料,中医入药。比喻好坏不分,真假不辨。

14、【冰人】在古代媒人又被称为“冰人”或“大冰”。媒人一般都是热心肠,怎么反倒称为“冰人”呢?这一称呼最早见于《晋书·索统》中的一段故事:孝廉令狐策有一天梦见自己站在冰上,和冰下人说话,询问圆梦的解释说,冰上为阳,冰下为阴,主阴阳之事,你在冰上和冰下人说话,人阳语阴,主为人说媒,因而你当为人说媒,冰河开了,婚姻也就成了。由此,后人称媒人为冰人。

15、【事不过三】(谚)指凡事不宜重复三次。也指一件事情可以一败再败,到第三次就会见效。也作事不过三,过三难办。事不过三,事难过

16、【人靠运气马靠膘】(谚)运气:好的机遇。膘:肥肉。指人靠的是机遇,没有好的机遇就难以成事;马靠的是膘实,没膘的马就没实力。也作“人走时,马走膘”。

17、驴头马面——路货色

18、【垫踹窝】(惯)踹窝:路面上践踏而成的坑窝。本指垫平踹窝。比喻供人践踏,代人受过。

网络红人民间俗语经典歇后语4

1、【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释义:讥讽人说大话吹牛皮,狂妄不自量。“哈欠”又作“呵欠”。例句:“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啊!这不是大手大脚是什么?”朱师傅严肃地说,“那垫铁,每块像饭盒子那么大,从别处动动脑子,也保准能凑齐。”

2、【太公钓渭水——走老运】(歇)太公:商末周初的太公望吕尚,字子牙,俗称姜太公。相传姜子牙八十岁时在渭河边钓鱼,遇到周文王,得到重用,后辅助文王取得了天下。指老年人交了好运。

3、【人忙神不忙】(惯)指当事人着急,被求助的人却不着急。

4、玻璃杯盛雪——明明白白;明白

5、杂交的骡子一非驴非马

6、【河水犯不到井水】见“井水不犯河水”。

7、妈妈给哥哥买了一条裤子,我一看嚷嚷着也要妈妈给我买一条。妈妈说:“人家打锣,你跟着拍镲,净凑热闹。”(海南·万宁)

8、【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大事要认真对待,小事不必计较。《短暂的春秋》:“你要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大可不必在一些历史旧账上纠缠。”

9、【断钱如断血】(谚)生活中断了钱财,就像人体断了血一样,难以存活。指钱财极为重要。

10、【邻居一杆秤,街坊千面镜】释义:谓近邻的评判和街谈巷议像秤一样准,镜子一样清楚。例句:这三个老叟,负暄闲谈,正是邻居一杆秤,街坊千面镜,都说绍闻是个老实人。

11、自行车下坡——不踩(睬)

12、【疯痨臌胀膈,阎王请下客】(谚)旧时认定,凡患疯、痨、臌、膈这类病的,都属于不治之症,必死无疑。也作“疯痨臌膈,阎罗王请的上客”。

13、【兔子不吃窝边草】释义:兔子不去吃自己窝旁边的草。比喻人不在家门口或当地干坏事,不去侵犯周围人的利益。参见“老鹰不吃窝下草”、“猛虎不吃傍窝食”。例句:洪大哥,我不是来追赶你的。自古道:“兔子不吃窝边草。”

14、吃了一肚子账本——心中有数;肚里有数

15、【猛火烤不出好烧饼】(谚)烧饼:面食的一种,用火烤熟。指火力过猛,烤出的烧饼皮焦里生。比喻操之过急办不好事。

16、爸爸想把爷爷奶奶从乡下接到城里住,可爷爷奶奶就是不肯来,说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河南·确山)

17、【运动不出汗,成绩不见面】(谚)指体育运动不练得出汗,就不会有效果。

18、【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似漏网之鱼】(惯)丧家之犬:无家可归的狗。形容惊慌失措、狼狈逃跑的样子。也作急急如漏网鱼,忙忙似丧家狗。急急如丧家之狗,忙忙似漏网之鱼。

猜你喜欢

文章推荐

热点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