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幼儿背诵古诗十首(精选125句)
简单幼儿背诵古诗十首1
1、西塞山:在浙江湖州。
2、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3、注释
4、《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身世之感;第二部分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全诗意象单纯,而情景浑成,比兴无端,而心迹昭然,短短二十八字,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堪称定庵诗的压卷之作。
5、译文
6、张志和〔唐代〕
7、泥土已经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8、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9、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10、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11、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yí)岁除:一年已尽,“一”字用在第四声(去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二声(阳平)。除,逝去。
12、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
13、乐府诗集〔南北朝〕
14、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15、散学:放学。
16、不须:不一定要。
17、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18、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0、鹿柴
21、清明
简单幼儿背诵古诗十首2
1、惊:吃惊,害怕。
2、度:越过。
3、绝句
4、译文
5、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6、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7、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8、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9、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10、纷纷:形容多。
1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2、古诗简介
13、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14、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16、古诗简介
17、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18、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1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0、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2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简单幼儿背诵古诗十首3
1、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王昌龄〔唐代〕
4、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的凝集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5、己亥杂诗·其五
6、译文
7、王维〔唐代〕
8、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9、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10、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2、《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的诗作。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13、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水汽。
14、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15、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16、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17、敕勒川,阴山下。
18、注释
19、译文一
20、译文
2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简单幼儿背诵古诗十首4
1、译文
2、元日
3、借问:请问。
4、杜牧〔唐代〕
5、翻译/译文
6、春天过去花仍在争奇斗艳,人走近鸟却没有被惊动。
7、译文二
8、但使:只要。
9、注释
10、村居
11、教:令,使。
12、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13、箬(ruò)笠:竹叶或竹篾做的斗笠。
14、古诗简介
1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6、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17、出塞
18、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笼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
19、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20、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21、注释
简单幼儿背诵古诗十首5
1、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注释
3、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4、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6、朝代:清朝|作者:龚自珍
7、翻译/译文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10、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11、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12、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14、敕勒川的天空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15、翻译/译文
16、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17、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1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9、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
20、敕勒歌
21、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yuān):老鹰。
简单幼儿背诵古诗十首6
1、沐浴在春光下的江河山川是如此秀丽,春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
2、朝代:清朝|作者:高鼎
3、画
4、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5、只要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6、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
7、《鹿柴》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8、蓝天下的草原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9、译文
10、注释
1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13、杜甫〔唐代〕
1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5、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16、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这里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1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8、王安石〔宋代〕
19、注释
20、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