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网

高一年级必背古诗及文言文目(精选106句)

2024-06-02 栏目:唯美短句 

高一年级必背古诗及文言文目1

1、孟浩然

2、陶渊明

3、问刘十九

4、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5、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6、离骚

7、夜上受降城闻笛

8、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9、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1、渡桑乾

12、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路,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13、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4、井栏砂宿遇夜客

15、黄鹤楼

16、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17、观沧海(曹操)

1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9、顽坐故贪黙,忽行时自言。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

21、卢纶

2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悠哉,辗转反侧。

23、饮酒

24、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2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高一年级必背古诗及文言文目2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3、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4、过秦论(贾谊)

5、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6、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7、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8、涉江采芙蓉

10、何中

11、蒹葭(诗经·秦风)

12、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4、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15、刘皂

16、《古诗十九首》

17、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18、王维

19、林则徐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2、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

2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4、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25、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6、月夜忆舍弟

高一年级必背古诗及文言文目3

1、韩愈

2、饮酒(陶渊明)

3、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6、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7、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8、孔雀东南飞

9、崔颢

10、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1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3、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14、杂诗

15、“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16、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7、白居易

18、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9、李益

20、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21、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2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

2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4、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5、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高一年级必背古诗及文言文目4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4、南园

5、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6、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_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7、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8、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0、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12、辛亥元夕

1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5、杜甫

16、“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7、李贺

18、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9、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20、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2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2、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4、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5、李涉

2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高一年级必背古诗及文言文目5

1、劝学(《苟子》)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猜你喜欢

文章推荐

热点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