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幼儿古诗词集锦(精选160句)
-岁幼儿古诗词集锦1
1、绝句
2、西岭:西岭雪山。
3、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5、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6、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7、抖擞:振作,奋发。
8、望天门山
9、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10、译文
11、李白〔唐代〕
1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15、忆江南
16、杜甫〔唐代〕
17、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阴晴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
18、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19、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20、恃(shì):依靠。
21、几多:多少。
22、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通宵痛饮直至天明,大醉,趁兴写下这篇文章,同时抒发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
23、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24、穷:尽,使达到极点。
25、白日:太阳。
2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
27、清平乐(yuè):词牌名。村居:题目
28、注释
-岁幼儿古诗词集锦2
1、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3、注释
4、天公:造物主。
5、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春江之水没有尽头。
6、降:降生,降临。
7、龚自珍〔清代〕
8、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9、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10、李煜〔五代〕
11、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3、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
14、译文
1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16、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yí)岁除:一年已尽,“一”字用在第四声(去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二声(阳平)。除,逝去。
17、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18、
19、王安石〔宋代〕
20、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21、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23、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24、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25、
2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7、译文
28、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29、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岁幼儿古诗词集锦3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3、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6、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7、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8、风
9、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0、春花秋月:指季节的更替。
12、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1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栏同:阑)
14、泊:停泊。
1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6、王之涣〔唐代〕
17、辛弃疾〔宋代〕
18、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19、了:了结,完结。
20、雕栏玉砌:即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泛指南唐宫殿。阑,一作“栏”。砌,台阶。
21、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22、译文
23、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什么时候结束的,以前的事情还记得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24、白居易〔唐代〕
2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26、茅檐:茅屋的屋檐。
27、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28、注释
-岁幼儿古诗词集锦4
1、斜:倾斜。
2、千里目:眼界宽阔。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4、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
5、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6、依:依傍。
7、苏轼〔宋代〕
8、应犹:一作“依然”。
9、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10、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11、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12、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13、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14、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5、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16、过:经过。
17、注释
18、译文
19、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1、更:再。
25、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27、登鹳雀楼
28、己亥杂诗
2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人材一作:人才)
-岁幼儿古诗词集锦5
1、注释
2、注释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5、清平乐·村居
6、译文
7、像中秋佳节如此明月几时能有?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高遥在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么日子。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烟火暖人心肠。
9、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10、君:作者自称。
11、译文
12、译文
13、译文
14、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5、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16、注释
17、
18、注释
19、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2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1、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22、鹳(guàn)雀(què)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3、翁媪(ǎo):老翁、老妇。
24、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25、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26、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27、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同:无)
28、注释
29、卧:趴。
-岁幼儿古诗词集锦6
1、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2、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3、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4、李峤〔唐代〕
5、砌:台阶。
6、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7、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西边落日的地方悠悠驶来。
8、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9、元日
10、能:或作“都”、“那”、“还”、“却”。
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2、喑(yīn),沉默,不说话。
13、译文
14、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