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网

高一上册古诗文必背目(精选152句)

2024-06-08 栏目:唯美短句 

高一上册古诗文必背目1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师说

4、月夜忆舍弟

5、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6、诗经·周南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长干曲

9、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11、关雎

12、次北固山下

1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4、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15、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16、曹操

17、归园田居(其一)

18、陶渊明

1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0、金缕衣

21、诗经•氓

22、使至塞上

高一上册古诗文必背目2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曹操

3、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7、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8、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9、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1、望岳

1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4、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5、王羲之

1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7、无名氏

1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9、荆轲刺秦王(诀别场景)《战国策》

20、王湾

2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高一上册古诗文必背目3

1、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白居易

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5、刘皂

6、观沧海

7、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_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8、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9、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0、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1、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1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杂诗

1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悠哉,辗转反侧。

15、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17、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18、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19、杜甫

20、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21、王勃

22、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高一上册古诗文必背目4

1、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2、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3、行路难

4、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杜甫

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兰亭集序

10、雁门太守行

1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赤壁赋苏轼

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14、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15、陶渊明

16、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17、李白

18、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9、渡桑乾

20、饮酒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22、王维

高一上册古诗文必背目5

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杜甫

3、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4、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5、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6、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7、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8、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9、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0、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1、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1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4、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15、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6、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17、李贺

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9、观刈麦

20、韩愈

2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2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高一上册古诗文必背目6

1、白居易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5、短歌行

6、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8、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9、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0、诗经·秦风

1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2、宋之问

1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1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15、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6、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7、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18、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9、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0、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高一上册古诗文必背目7

1、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4、渡汉江

5、岑参

6、钱塘湖春行

7、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8、王维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1、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2、李白

13、蒹葭

1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1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6、崔颢

17、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8、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1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猜你喜欢

文章推荐

热点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