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小孩子背的经典古诗有哪些(精选132句)
适合小孩子背的经典古诗有哪些1
1、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5、王安石〔宋代〕
6、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7、李峤〔唐代〕
8、注释
9、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10、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11、译文
12、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13、注释
14、悯农二首·其一
15、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外出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16、王翰〔唐代〕
17、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18、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依旧,人物不同”来抒发了时空无穷,人生有限,壮志难酬之情,发出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
19、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20、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yí)岁除:一年已尽,“一”字用在第四声(去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二声(阳平)。除,逝去。
21、斜:倾斜。
22、征战:打仗。
23、【清代】郑燮
24、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25、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适合小孩子背的经典古诗有哪些2
1、凉州词
2、犹:仍然。
3、过:经过。
4、注释
5、元日
6、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7、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8、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9、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10、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1、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12、译文
1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4、译文
15、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16、山村咏怀
17、《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18、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19、亭台六七座,八 九十枝花。
20、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2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22、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23、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24、古诗简介
25、依:依傍。
适合小孩子背的经典古诗有哪些3
1、译文
2、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5、译文
6、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7、宋代/邵雍
8、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9、注释
10、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1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12、去:指距离。
13、译文
1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5、注释
16、王之涣〔唐代〕
17、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18、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20、穷:尽,使达到极点。
21、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 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22、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23、欲:将要。
24、汉乐府〔两汉〕
25、枫桥夜泊
适合小孩子背的经典古诗有哪些4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飘飞的雪花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 九十片。
3、张继〔唐代〕
4、千里目:眼界宽阔。
5、登鹳雀楼
6、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7、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8、咏雪
9、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10、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11、诗的前两句是虚写,后两句是实写,虚实相映融铸出了清新的意境。前三句看似平平常常,在低谷徘徊,然而到了结尾的第四句,却以动静相宜的深邃意境,一下子将全诗从低谷推向奇峰。
12、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 九十片。
13、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14、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15、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16、更:再。
17、译文
1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9、不知不觉一走就离家二三里远了,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20、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21、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22、朝代:唐朝|作者:陈子昂
23、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24、风
25、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适合小孩子背的经典古诗有哪些5
1、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2、鹳(guàn)雀(què)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3、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4、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5、白日:太阳。
6、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7、粟:泛指谷类。
8、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9、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10、夜光杯:玉石制成的酒杯,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1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君:你。
13、注释
1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5、译文
16、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7、登幽州台歌
18、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19、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20、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21、成千上万数也数不清,飞入梅花丛中就消失不见。
22、江南
23、注释
24、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25、翻译/译文
适合小孩子背的经典古诗有哪些6
1、路边亭台楼阁有六七座,还有八 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2、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3、李绅〔唐代〕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赏析
6、注释
7、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