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孩子背诵的古诗十首(精选176句)
五岁孩子背诵的古诗十首1
1、注释
2、菊残:菊花凋谢。
3、译文二
4、古诗简介
5、君:你。
7、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8、村居
9、蓝天下的草原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10、注释
11、敕勒川的天空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1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13、注释
14、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1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16、垂纶:钓鱼。
17、小儿垂钓
18、注释
19、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21、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yí)岁除:一年已尽,“一”字用在第四声(去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二声(阳平)。除,逝去。
22、朝代:清朝|作者:高鼎
23、⑴尽:没有了。
24、译文
25、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五岁孩子背诵的古诗十首2
1、纶:钓鱼用的丝线。
2、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yuān):老鹰。
3、笼盖四野(yě,旧读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6、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7、赠刘景文
8、擎:举,向上托。
9、翻译/译文
10、古诗简介
12、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13、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14、翻译/译文
15、《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的诗作。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1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7、王安石〔宋代〕
18、注释
19、⑷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0、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21、借问:向人打听。
22、译文
23、望天门山
24、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最是一作:正是)
25、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五岁孩子背诵的古诗十首3
1、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2、蓬头:形容小孩可爱。
3、风波:波浪。
5、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8、敕勒歌
9、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这里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10、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1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2、犹:仍然。
14、须记:一定要记住。
15、
1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7、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18、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19、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的凝集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20、《敕勒歌》:敕勒(chì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1、但:单单,只是。
2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23、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24、注释
25、注释
五岁孩子背诵的古诗十首4
2、译文
3、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4、注释
5、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6、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7、译文
8、独坐敬亭山
9、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10、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1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4、爱:喜欢。
15、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16、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17、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18、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19、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20、李白〔唐代〕
21、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22、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23、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24、最是:一作“正是”。
25、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五岁孩子背诵的古诗十首5
1、译文
2、苍苍:青色。苍,青。
3、范仲淹〔宋代〕
4、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5、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7、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8、
9、应:回应,答应,理睬。
10、但使:只要。
11、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12、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1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14、苏轼〔宋代〕
1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7、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水汽。
18、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19、元日
20、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21、苔:苔藓植物。
22、渔者:捕鱼的人。
23、
24、言:回答,说。
2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五岁孩子背诵的古诗十首6
1、
2、乐府诗集〔南北朝〕
3、见(xiàn):同“现”,显露。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寻隐者不遇
6、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8、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9、处:行踪,所在。
10、⑵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11、译文
12、注释
13、出塞
14、注释
15、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16、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17、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18、⑶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19、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20、译文一
22、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23、江上渔者
24、教:令,使。
25、敕勒川,阴山下。
五岁孩子背诵的古诗十首7
1、映:遮映。
2、贾岛〔唐代〕
3、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4、胡令能〔唐代〕
5、一年中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6、江上行人来来往往人,只是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
7、译文
8、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9、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0、《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此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11、天苍苍:天蓝蓝的。
12、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1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4、只要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15、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遮映着他的身影。
16、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17、度:越过。
18、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笼罩着草原的四面八方。
19、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0、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21、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
22、散学:放学。
23、王昌龄〔唐代〕
24、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25、莓:一种野草。
五岁孩子背诵的古诗十首8
1、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