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简单古诗与译文五首(精选82句)
幼儿园简单古诗与译文五首1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4、黄鹤楼:中国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5、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7、译文
8、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9、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10、译文
1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两句是一种线状的视觉印象,“一去”做水平运动,”二三“虚指数量多,炊烟袅袅呈垂直状态,“亭台六七座,八 九十枝花”两句变换为点状视觉印象:亭台座座,鲜花朵朵。
12、去:指距离。
13、烟村:被烟雾笼罩的村庄。
14、高高的柳树长满了嫩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15、四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
16、妆:装饰,打扮。
17、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18、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19、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20、二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释“韩”为“井垣也”,即井墙之意。
21、李白〔唐代〕
22、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因此我们断定,‘床’是室外的一件物什,至于具体是什么,很难考证。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
23、唯见:只看见。
2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幼儿园简单古诗与译文五首2
1、宋代/邵雍
2、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3、注释
4、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并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5、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6、辞:辞别。
8、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9、过:经过。
10、天际流:流向天边。
11、似:如同,好像。
12、注释
13、译文
14、床:今传五种说法。
15、译文
16、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17、不知不觉一走就离家二三里远了,轻雾笼罩着四五户人家。
18、路边亭台楼阁有六七座,还有八 九十枝的鲜花在绽放。
1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0、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21、李峤〔唐代〕
22、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23、注释
24、下:顺流向下而行。
幼儿园简单古诗与译文五首3
1、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2、三“床”即“窗”的通假字。本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我们可以做一下基本推理。本诗的写作背景是在一个明月夜,很可能是月圆前后,作者由看到月光,再看到明月,又引起思乡之情。
3、风
4、五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5、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6、贺知章〔唐代〕
7、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8、裁:裁剪。
9、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1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通:惟)
11、举头:抬头。
12、山村咏怀
1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5、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16、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17、李白〔唐代〕
18、注释
19、简析
20、静夜思
21、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每句安排一个量词,即“里”、“家”、“座”、“枝”,新颖有变化,也在每句中安排两三个数字:“一”字打头,“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 九十”又回归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23、注释
24、亭台:泛指供人们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幼儿园简单古诗与译文五首4
1、一指井台。已经有学者撰文考证过。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程实将考证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刊物上,还和好友创作了《诗意图》。
3、亭台六七座,八 九十枝花。
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5、译文
6、斜:倾斜。
7、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8、疑:好像。
9、咏柳
10、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