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网

初三人生格言励志,初三学生的修身格言(114句)

2022-11-01 栏目:哲理句子 

初三学生的修身格言1

1、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西塞罗

2、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塞涅卡

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4、人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奥斯特洛夫斯基

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7、一个人若是年轻而且孤独,完全专心于学问,虽然“不能自给”,却过着最充实的生活。——艾芙·居里

8、道德之所以有如此崇高和美好的名声,就是因为它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牺牲。——康德

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培根

10、如果通过修养达不到提高鉴赏力的目的,修养两字也就毫无意义了。——波伊斯

1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12、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13、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利中而变成真实。——泰戈尔

14、好学而不贰。——《左传》

15、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惟德扬名,可以不朽。(www。lz13。cn 名言警句)——曹丕

16、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1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18、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罗斯金

19、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20、 修身遵曾子三省,从政秉周官六廉。明代明臣 于谦

2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22、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黑格尔

2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4、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25、 乐太盛则阳益,哀太甚则阴损。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26、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2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8、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29、 欲理会七尺,先理会方寸;欲理会六合,先理会一腔。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呻吟语》

初三学生的修身格言2

1、习惯是人的第二本性。它使我们不能认识一个人的主要本性,就这一点而言,习惯既非残忍也不迷人。——普鲁斯特

2、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左氏辨》

3、对心灵来说,没有微不足道的小事。心灵能将一切放大。——巴尔扎克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5、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陈蕃语

6、倘使一个人不以知识作为目的,是很可能会失败的。——德莱塞

7、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9、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10、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培根

11、 有人问我修身法,只种心田养此身。 吕岩又名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 吕岩

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1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14、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程颐

1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16、对任何事情都一知半解就等于一无所知。——狄更斯

1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18、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0、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21、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4、 处世须存心上刃(忍),修身切记寸边而(耐)。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

25、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26、 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

27、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培根

2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9、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卢梭

初三学生的修身格言3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一个人只有在他努力使自己升华时,才成为真正的人。——安德烈·马尔罗

3、劳动,不仅仅意味着实际能力和技巧,而且首先意味着智力的发展,意味着思维和语言的修养。——苏霍姆林斯基

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不能摆脱是人生的苦恼根源之一,恋爱尤其是如此。——塞涅卡

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8、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9、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语

10、 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1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2、不论你的威望有多高,务必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总是无知的。”——巴甫洛夫

13、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5、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1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

1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18、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代文学家 王守仁 《传习录》

19、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爱默生

20、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唐代文学家 韩愈 《原道》

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23、学不可以已。——《荀子》

24、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不可教化。——贺拉斯

2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6、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2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28、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2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初三学生的修身格言4

1、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3、 不修身而求今名于世者,就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 颜之推

4、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列夫?托尔斯泰

5、给青年人最好的忠告是让他们谦虚谨慎,孝敬父母,爱戴亲友。——西塞罗

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7、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康德

8、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9、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10、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1、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马·阿诺德

12、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13、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14、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歌德

15、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7、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1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1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20、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21、良心平静,在雷声中也睡得着。——托马斯·富勒

2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23、 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齐家。 曾参,春秋末年儒家大师 曾参

24、习惯成自然是个魔术师。它对美丽的东西是残酷的,但是对丑陋的东西却是仁慈的。——威达

25、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26、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2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猜你喜欢

文章推荐

热点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