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竹子的诗句和意思(精选83句)
描写竹子的诗句和意思1
1、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2、弄梅骑竹嬉游日。门户初相识。
3、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4、潇洒能医俗,檀栾看上番。
5、竹的色彩是绿色的,但却不显单调,给人以生机。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写的正是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
6、翠葆参差竹径成。——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7、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8、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9、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10、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1、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12、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
13、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14、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15、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李邴《汉宫春·梅》
16、累尽无可言,风来竹自啸”,“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
17、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18、▶赏析:诗的头两句赞扬了竹的不可毁其节的刚正,后二句又指竹勇于同大自然的各种考验相抗,不怕风吹雨打,不怕霜煎雪熬,这首诗将诗人百折不挠的气概与宏伟博大的抱负跃然纸上。
19、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20、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21、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同。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竦影纱窗外,清音室瑟中。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露光怜片片,雨涧爱蒙蒙。解谷蛮湖北,湘川霸水东。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
22、李贺的这首咏竹诗,旨在表达自己心中郁积已久的哀怨之情。结合李贺的生平与人生际遇,可以看出,竹的形象就与诗人自己直接抒情的形象叠合起来,不再是独立自在的实体。这样写,是虚实结合的写法,虚与实之间并行不悖,读来让人无限感慨。
23、秋风何自寻,寻入竹梧里;
描写竹子的诗句和意思2
1、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2、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3、李贺将诗题写在竹子上,无非是为了排遣心中的怨恨。然而无情也好,有恨也好,却无人得见,无人得知。
4、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5、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南北朝·吴均《山中杂诗》
6、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7、这是唐代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诗句虽短,诗意甚高。诗面写竹,竹之直节挺立,犹君子之风,千村万陌,无处不有。暗喻自己似和竹子一样的君子,无论到那里都可以清高自立。
8、新荷跳雨泪珠倾。——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9、▶赏析:这首诗是借题“於潜僧绿筠轩”歌颂风雅高节,批判物欲俗骨。诗以议论为主,但写得很有风采但由于适当采用了散文化的句式以及赋的某些表现手法,因而能于议论中见风采,议论中有波澜,议论中寓形象,于平凡的题目中别出新意,吐语不凡。
10、竹,是带有浓重的中国文化积淀的一种植物,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与梅、松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在中国竹子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竹简传承的中华文化,古代的建筑大多也离不开竹子的辅助。
11、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12、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13、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14、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15、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6、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17、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8、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知音稀少,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19、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20、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21、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22、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23、喜欢竹子,从来不是因为它创造的阴凉,而是还没有破土而出,就已经有气节了,及至长大后伸展到高处,也无心夸耀。在月朗风清之夜,只有竹子才是我的知音。
描写竹子的诗句和意思3
1、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
2、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3、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4、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5、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6、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7、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李白《长歌行》
8、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9、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10、轻拨朱弦,恐乱马嘶声。
11、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12、有竹无人负孤竹,有人无竹令人俗。二者如何可得兼,惟有君家青意足。君家竹围青玉城,君家有人冰雪清。幅巾相对弄明月,是人是竹俱忘形。东邻种桑富纨绮,西邻种花蜂蝶聚。岂无红袖引壶觞,那得诗人叩门户。诗人爱竹如爱宾,娟娟秀色诗争新。君当开径扫白云,相逢不是尘埃人。
13、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1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5、译文:翠绿枝条生长茂盛,垂挂着繁盛美丽的红花。常常担心寒冷的露珠降临,无法保住它那美好的生命。叹息石竹时也思考自身,此生难道是我衷情的吗?在我尚未降临人世的时候,究竟是谁是我萌生的呢?抛开这样的事情不再说它了,顺应自然的变化又何必惊恐呢?
16、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是三更时分。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17、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8、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19、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20、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2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22、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23、清风一榻水云边,不独柳眠竹亦眠。
描写竹子的诗句和意思4
1、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2、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3、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4、向你打探问去剡中的道路,你举手示意遥指东南方的越地。乘船由扬州而南下,长长的流水一直通向会稽。
5、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杨万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6、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7、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王守仁《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8、尤其是诗人描摹竹子的形态时,运用了对比映照的手法:新竹散发出浓烈的芳香,竹节上下布满白色粉末,显得生机勃勃,俊美可爱。可是题诗的地方青皮剥落,墨汁淋漓,使竹的美好形象受到污损。诗人巧妙地以“腻香春粉”和“黑离离”这一对色彩形成强烈反差的对比,来表现内心的忧愤。
9、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0、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1、南窗睡轻起,萧飒雨声回。
12、描写西湖的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仲夏夜之梦垂柳依依西湖暖风醉游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船头研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映山黄帽璃头肪,夹道青烟雀尾炉
13、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14、翻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对天唱歌。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作伴,只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