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行动力_论语中关于行动的句子(精选42句)
1、生活要过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你累积的人品和善良,最终会让生活过得更漂亮。
2、用人品向成功招手,用微笑摇曳出彼岸的春天,让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让平淡的时光在指尖绽放光彩,镌刻出生命的最美。
3、当战斗员、运动员,不当说三道四的评论员、裁判员;当主人翁、建设者,不当不负责任的旁观者、局外人。
4、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一个人假如不从睡在摇篮里的时候开始养成人生的清洁的习惯,那是最危险不过的。——夸美纽斯
5、①年:指年龄。②知:识。此处谓常记在心的意思。③喜、惧:郑玄《论语注》:“见其寿考则喜,见其衰老则惧。”
6、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三毛
7、我希望我将具有足够的坚定性和美德,藉以保持所有称号中,我认为最值得羡慕的称号:一个诚实的人。
8、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程颢、程颐《二程集·论学篇》
9、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10、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1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2、①其:指人子,而且不是指平民百姓,而是指有权继承君位(包括诸侯和卿大夫)的人。志:志趣;志向。行:行动;行为。②三年:泛指长时间,甚至是终身。道:此处乃指父亲生前的作为,包括其思想和行事。
13、①慎终:终指丧礼,意即对亲长的丧事要谨慎行事,对父母之丧要尽其哀。②追远:远指祭祀,意即对祖先要追思不忘,对祭祀祖先的丧祭之礼要尽其敬。
14、诚实是艺术的最大要素。只要我们总对自己诚实,艺术总在那里,它决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柯尼利亚·奥提斯金约
15、大凡品评他人要透彻,如果都是优点,不妨完全肯定坦率直言,不要只是表现在批评他人的过失上。
16、①间:非难、批评的意思。昆弟:兄弟。意谓人们对于闵子骞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都没有什么异议。
17、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18、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马克思
19、曹操再奸都有知心友,刘备再好都有死对头。不要太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做好自己个人,干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活在别人眼里,是世上最可悲的一件事。
20、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鲁迅
21、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冲突,都愿意放弃。——斯宾塞
22、短期交往看脸蛋,长期交往看脾气,一生交往看人品!“时间是个好东西,验证了人心,见证了人性,懂得了真的,明白了假的,没有过不去的经历,只有走不出的自己!
23、①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孔子学生。少孔子四十五岁。②养:旧读y4ng漾,奉养的意思,即以饮食供养父母。③至于犬马,皆能有养:有几种不同讲法:或曰人养活犬马,或曰犬马养活人,或曰犬马亦能养活它自己的爹娘。当指犬马都能够得到人的饲养。
24、崇德莫盛乎安身,安身莫大乎有政,有政莫重乎无私,无私莫深乎寡欲。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笃其志而后行。——王粲集
25、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26、要管理就要内行,就要精通生产的一切条件,就要懂得现代高度的生产技术,就要有一定的科学修养。列宁
2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28、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宋代教育家程颢程颐
29、性格写在脸上;人品刻在眼里;生活方式显现在身材;情绪起伏表露于声音;家教看站姿;审美看衣服;层次看鞋子;投不投缘,吃一顿饭就能知道。——很经典的话,你只要有足够的阅历,其实,“人是可以貌相的”。
30、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32、一个人的资本,不是美貌,也不是金钱,而是他的人品,人品是一个人最好的通行证,不管是在职场上,还是在生活中,人品是一个人最后的底牌。“子欲为事,必先为圣”,喜欢一个人,始于共鸣,忠于人品,由此可见一个人的人品,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
33、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34、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
35、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英)毛姆
36、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孟子离娄上》诚信
37、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篇》
38、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39、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40、人生可以没有学位,但不可以没有学问,更不可以没有人品。人品是最高的学位,德与才的统一才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人才。
41、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
42、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程颢程颐《二程集·论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