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课教案《唱唱我的名字》反思(110句)
1、5.将他们两个的名字一起唱出来。
2、第一次活动
3、1.“| 11 76 | 54 32 |”,这一句的音准不易掌握。
4、一、开始部分(感知音乐)
5、师:小朋友们,舞会马上又开始了,小朋友们赶紧坐好。咦?海绵宝宝哪去了?可能藏起来了。小朋友们快闭上眼睛数5个数,然后把它叫出来。(1---)
6、经验准备
7、(一) 熟悉音乐。(律动)
8、运用点兵点将的游戏请幼儿将自己的名字唱到歌曲里。(2-3遍)
9、1.汤米和杰西卡的图片。
10、第二次活动
11、3.我们大家一起试着唱一下**的名字吧。
12、活动准备
13、活动目标
14、1.“| 11 76 | 54 32 |”,这一句的音准不易掌握。
15、【由于前面感知了音乐,这次当问题一提出来孩子们脱口而出,而且是两个名字一起说出来。在当初设计时由于第一次的对比这里设计了两次听辨,根据孩子们的掌握情况,及时的删减了第二小环节的内容,直接过渡到第三小环节。】
16、活动过程
17、三、创编部分。
18、2.开始部分没有考虑到孩子们对音乐还不熟悉,音乐歌词一起上,让幼儿有点措手不及。
19、师:小朋友,听说海绵宝宝要举行化装舞会了,会上有许多客人,还有好玩的游戏,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音乐,没有歌词)
20、一、环节设计存在漏洞
21、3.汤米的名字是怎样唱出来的呢?(弹唱)
22、二、基本部分
23、2.活动中为了紧凑环节,因此多是采用了集体教学的方式,未给孩子们充分的同伴间学习的机会,其实同伴间的相互学习的效果要远比老师一遍遍强调来的好。
24、活动目标
25、3.能看懂图谱,唱准高音部分,并能自如接唱。
26、3.海绵宝宝。
27、一、开始部分
28、2.米字图谱和卡字图谱。
29、1.能用歌曲中重复的旋律仿编歌词,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演唱。
30、存在的问题
31、2.谁愿意上来上来唱一下自己的名字。(请3-4名小朋友)
32、三、结束部分
33、7.将汤米和杰西卡的名字放在一起唱。
34、3.能看懂图谱,唱准高音部分,并能自如接唱。
35、小结:分析图谱的高音处,提示孩子要唱准高音部分。
36、二、基本部分(熟悉音乐)
37、4.可提前让幼儿回家与家长讨论自己的名字的意义,能把自己的名字介绍给同伴。
38、1.提问:歌曲中唱到了谁?(请幼儿回答)幼儿回答后出示汤米的图片。
39、【可能是个别孩子对自己不太自信,当有的幼儿别点到时却说“我不想唱”时,当老师说“没关系你来试一试,不行的话我们大家可以帮助你”,她才点头答应。】
40、4.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没有让幼儿了解自己名字的意义,所以缺少了交流名字环节,导致后面唱自己的名字孩子们不自信,表现力不是很好。这样既没有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中“在反复唱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又没有很好的体现活动的整合性。
41、【给孩子设置情景让孩子们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一听说海绵宝宝孩子们个个兴奋地溢于言表。】
42、活动准备
43、【歌曲旋律流畅生动,歌词单一,初次哼唱觉得比较简单,不过由于此曲是一首外国歌曲,旋律不容易快速掌握。由于孩子们对音乐的旋律掌握不是很理想,所以在歌唱的过程中一直依赖于图谱,孩子们处于被动的学的状态,积极主动性没有体现出来】
44、2.A、B段衔接较紧凑,要让幼儿自然、顺畅地接唱有点困难
45、1.仔细观察每一个孩子,及时发现问题,对于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不要怕拖延时间,要及时的找出问题的根源,给予适当的榜样示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46、6.杰西卡的名字是怎样唱的的?教师清唱后出示杰西卡部分的图谱,并根据图谱试唱杰西卡部分。
47、1.调整教学目标,使目标更具体。
48、2.米字图谱和卡字图谱。
1、大班音乐课教案《唱唱我的名字》反思
50、四、游戏巩固
51、活动重点及难点
52、小结:气球有高有低表示音高不同,提示孩子们要唱准高音部分。
53、5.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米字小气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跟随图谱试试一次,然后随音乐唱歌曲中汤米部分。
54、大班音乐课教案《唱唱我的名字》反思
55、2.谁想来试一下。(提示:汤米唱的是最后的米字,那**名字后面应该唱什么名字呢?)
56、1.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唱到歌曲里,你们自己试试看。(给点音乐大约两遍)
57、(三)创编歌词(游戏)
58、2.A、B段衔接较紧凑,要让幼儿自然、顺畅地接唱有点困难。
59、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活动上得精彩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自从上完一节亮相课和一节反思后的试课以后,这个问题就一直在我脑海中转。也许我没有能力让自己的课上的有多么的精彩,但至少我要让自己课上的一次比一次好。
60、2.在反复唱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
61、思考
62、(二) 感知音乐(唱)
63、3.将游戏与图谱相结合可以让幼儿更感兴趣。
64、5.我们试着尝一下他们的名字吧。
65、二、教师自身缺乏细致性
66、1.能用自己和他人的名字仿编歌词,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演唱。
67、海绵宝宝:嘿,小朋友们好,非常高兴你们来参加我的化妆舞会,让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弹钢琴音乐)
68、接下来我们进行互对游戏,你们先看我和海绵宝宝示范一下。该轮到小朋友了,你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谁先唱。
69、4.汤米和杰西卡还会合作演唱呢,请你仔细听。听听名字中那个字唱得最多。(再次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发现名字中最后一个字唱的最多,并出示图谱。
70、请幼儿回家与家人一起讨论自己名字包涵家人怎样的爱与期望。能够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名字。
71、【之前孩子们对音乐的旋律掌握的已经差不多了,所以在歌唱的过程图谱只起到提示作用,孩子们积极主动性还是很高的。】
72、6.请你找到好朋友互相合作唱自己的名字。
73、2.如果孩子没有听完整,再次清唱歌曲。(出示另一个相应的人物)
74、5.仔细观察每一个孩子,及时发现问题,对于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不要怕拖延时间,要及时的找出问题的根源,给予适当的榜样示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点。
75、三遍:靠脚、转。
76、3.互对游戏。
77、6.在活动中,当幼儿每一次唱完的时候,教师应给予一个及时有效的评价,帮助幼儿在一遍一遍的歌唱中不断的进步和提升。
78、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79、2.教师再次哼唱歌曲,请幼儿回答出杰西卡的名字,同时出现杰西卡的图片。
80、2.在清唱歌曲前让幼儿感知音乐,这样在感知歌词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措手不及的现象。
81、小结:除了把自己的名字唱到歌里,还可以唱你家人的名字。如果不知道你家人的名字没关系,今天晚上回家问问。
82、【虽然孩子们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但是真正自信的演唱的只有之前“试过”名字的那两个小朋友】
83、4.交换先后顺序再次演唱自己的名字
84、1.汤米和杰西卡的图片。
85、【前面环节交流过自己的名字,在本环节中唱名字就显得轻松了很多。大部分幼儿能够大胆的唱出自己的名字,还有的幼儿自己加上了动作。】
86、1.目标不明确,太过笼统。
87、物质准备
88、【第一次活动后反思】
89、活动重点及难点
90、海绵宝宝:小朋友们跳得真好,我都跳不动了,快坐下来歇会儿。刚才这个音乐真好听,海绵宝宝都想唱一唱,请你仔细听!
91、【提前让孩子们了解了自己的名字,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当我的问题一说出来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都想来介绍自己的名字,此时教师给予孩子及时有效的评价。如:“你的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力量,你的名字是快乐的意思啊,老师也希望你每天都快乐”,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中的“自豪感和愉悦感”。】
92、教师清唱,幼儿初步感知音乐。
93、一遍:拍手、招手。
94、【本环节由于孩子事先对音乐不熟悉,导致孩子听了两遍才有一名小朋友把名字说出来,其他小朋友还处于茫然状态。没有积极举手的场面,说明孩子们还没有接受。】
95、【本环节由于孩子前面对旋律掌握的不太熟练导致没有孩子愿意起来唱自己的名字。结果在老师的一再鼓励下终于有一名小朋友举起了手,当他上来时却说:“我不想唱第一句”,可能第一段对他来说确实有难度。】
96、1.刚才歌曲中唱到了谁?我们把他请出来。(出示相应的人物卡片)
97、二遍:拍肩、横走。
98、提问:为什么这些小气球飞得高?
99、1.海绵宝宝:今天来的小朋友这么多,我海绵宝宝都不认识,如果把你的名字加在歌曲中唱出来,我就认识了。接下来我们进行“唱唱我的名字”游戏。我先来介绍。(师示范。)
100、3.虽然考虑到了运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曲,但是活动中只是让孩子看图谱感受歌曲的旋律,趣味性不强,孩子们的兴致并不是很高。
101、今天海面宝宝很高兴认识大家,它将邀请大家到比基尼海滩共享午餐,还认识
102、3.在活动中,教师情绪的带动性不够,教态有待调整,没有真正融入到孩子中间。活动中在每一环节之后教师未给孩子一个及时的梳理、反馈和总结,只是简单的进行了评价,这样对孩子的进步是不利的,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地方又是需要改进的等等。。
103、师:今天毕老师和大家来玩游戏。第一个游戏的名字叫“唱名字”。请你仔细听一听歌曲中唱到了谁的名字?
104、4.听听汤米名字中哪个字唱得最多?
105、3.介绍两位小客人,这位是汤米(唱汤米部分);这位是杰西卡(唱杰西卡部分)。
106、2.在反复唱自己名字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和愉悦感。
107、活动过程
108、4.还有谁想试一试?集体试一下。
109、谁想第一个介绍给海绵宝宝认识?我们一起唱一唱他名字吧!
110、大班音乐课教案《唱唱我的名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