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网

搞笑歇后语(精选73句)

2023-04-18 栏目:人生感悟 

搞笑歇后语1

1、井底撑船——无路可走

2、【先生】“先生”一词作为一种称呼,在我国已经使用了3000多年,其间有若干变化,但总趋势是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先秦文献中,“先生”之称,最早见于《论语》。“先生”的含义较多,然其最主要最基本的含义是“古者称师日先生”(《初学记》卷十八引《释名》)。自先秦以来,“先生”是一个使用范围很大的称谓。不仅一般人使用,皇帝对臣下也以“先生”称之,如汉武帝称东方朔。不仅尊称别人,文士们还用作自称。“先生”成为文人别号中常见之称,如“五柳先生”。唐宋以后,“先生”之称愈用愈广。清人王应奎在《柳南随笔》卷一有如下感叹:“古者师日‘先生’……未尝混施也。今则不然,同辈而先生之矣,后进而先生之矣,医卜而先生之矣,商贾而先生之矣,甚则舆台皂隶而亦先生之矣。”清代末年,“上海高等妓女,世俗所称之‘书寓长三’是也,亦称先生而不称小姐。”实是指责“先生”之称越用越滥。总之,十多种称呼谓“先生”:古代老师称先生,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称先生,医生称先生,管账的称账房先生,文人学士自称先生,老成之人称先生,算命.看风水的人称先生,商贾称先生,工匠称先生,现在连妇女称自己的丈夫也称先生了。现在,“先生”称谓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常使用先生称谓的是礼仪之词“女士们,先生们”。还有对知名人士特别是无党派民主人士称先生。而老师和医生反而很少使用先生一词了。

3、玉米秸里的虫儿——钻(专)心

4、黄鼠狼和狐狸结亲——臭味相投

5、【无可无不可】(惯)1指没有什么绝对可以,也没有什么绝对不可以。2指对事情没有主见或拿不定主意。3指不固执己见,怎么都行。 4形容高兴得不知怎样才好。 也作“无可不可”。

6、【 知道铧是铁打的】知道原委。铁打的,兼指强硬,厉害。 姚雪垠《李自成》:“三年来我们吃了不少亏,才知道铧是铁 打的。”

7、【往脑袋上扣屎盆子】(惯)比喻栽赃.陷害。

8、【天塌砸大家】困难由大家承担,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茅 盾《秋收》:“都是你出的主意!现在落得一场空!有什么法 子?跟他们一伙儿去罢!天塌压大家!”

9、【名师出高徒】(谚)名师:德艺深孚众望的师傅。指高明的师傅培养出来的,一定是才艺出众的弟子。 也作名师手下出高徒。 名师自有高徒。

10、【舍不得白米抓不着鸡】(谚)舍得撒出一把白米,才能把鸡逮住。 指不肯付出代价,就不会有相应的收获。 也作“舍不得米,提不来鸡”。

11、【见怪不怪,其怪自坏】(谚)见到怪异的现象,不觉得它怪异,这怪异就会自己消失。指怪异现象的产生,往往由于人认识上的错觉,一旦恢复正常,怪异便不复存在。 也作“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12、【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释义:比喻坏人本性不会改变。也比喻本事强的人到哪里都吃香,无能的人到哪里都吃亏。“行”又作“走”。例句:冯贵堂满心欢喜,心里想:“可见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认识金子的人,漫沙荒野里会拾到金子;不认识金子的人.满地黄金走,两眼黑糊糊,我这算碰上朋友了!”

13、蛇吞象——不自量

14、【前怕狼,后怕虎】(惯)形容人胆小怕事,顾虑重重。

15、【脚正不怕鞋歪】谓自己正派,不受坏的影响。周立波《暴 风骤雨》:“走就走,谁还怕啥呀?你告我,架不住我没有过 呀,脚正不怕鞋歪,走就走呗。”

16、妈妈给我做了条新裤子,没几天,膝盖就磨破了。妈妈说:“你身上是不是长牙了,刚穿几天啊,新裤子就破了洞。”(安徽·天长)

17、星期天,我在家煮汤圆吃。煮第一遍没熟。正准备煮第二遍,婆婆看见了说:“回锅不熟一世生。别再煮了。”(广西·南宁)

18、【能吃过头饭,不说过头话】见“宁吃过头饭,莫说过头话”。

19、【瞎指挥】(惯)指不顾实际情况地发号施令。

20、吃挂面不调盐——有言(盐)在先

21、【见了丈母娘叫大嫂子——没话搭拉话】见“管丈母娘叫大嫂子——没话找话”。

22、黄河决了口——滔滔不绝

23、【不显山,不露水】释义:看不出有山,也看不出有水。比喻没有显露出来,不被人注意。例句:他呀,尽跟我打马虎眼,哼哼哈哈的,那可真叫不显山不露水的做派呀!

24、【不知道是方是圆】不知道情况,不知道什么性质。菡子 《纠纷》:“叫刘二这种老实人到哪里去公开,要大家不给刘 二说话,他自己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是方呢还是圆呢!”

25、【交游满天下,知交有几人】(谚)知交:知心的朋友。结交的朋友虽然很多,可知心的朋友能有几人? 指知己难得。 也作交遍天下友,知心有几人。 相交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26、伟伟整天说话“呱呱”叫,能把死蛤蟆说活,可到考试就傻了眼。同学们都说他是“三斤鸭子,两斤半的嘴,去掉嘴没货了”。(江苏·邳州)

27、【拿屎盆子往自己人脑袋上扣】(惯)比喻自毁声名,自己侮辱自己。 也作“拿着屎盆子往自己头上扣”。

28、【自己跌了跤,埋怨门槛高】做错事情,埋怨别人,或埋怨客 观条件。类似的:栽了跟头,埋怨地皮。《刘澍德小说选》: “瞧你这个人,这才是自己跌了跤,埋怨门槛高!”

29、【孽罐子满了】作恶到头,罪有应得。成语:恶贯满盈。李 晓明等《平原枪声》:“老百姓看了无不拍手称快,都说孽罐 子满了。”

30、低头见鸡,抬头见雁——顺眼

31、【吃人不吐骨头】形容剥削者的贪婪和残酷。类似的:吃 枣不吐核,吃人带皮骨。海外刘宜良《江南小语》:“剥削,剥 削,天下吃人不吐骨头的职业,莫过于律师了!”

32、【黄瓜菜都凉了】释义:黄瓜菜本来就是凉的,这是一种诙谐的说法。比喻什么都晚了。例句:刘三儿傲慢地挺起胸脯:“要指望着你们两个找葫芦,黄瓜菜都凉了。”

33、【急出来的主意,逼出来的祸】(谚)指人在急迫中容易想出应急的办法,在被逼到走投无路时容易发生祸端。

34、【傍生不如傍熟】(谚)傍:依靠。 指人到窘困时,向生人求助,不如向故旧投靠有希望。

35、【 十年九不遇】难得遇见,多指好事。成语:千载难逢.百 年不遇。刘江《太行风云》:“坐坐吧,十年九不遇,要不是大 家打日本,咋能来到俺们这些山野地面。”

36、【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释义:鹌鹑:一种小乌,也叫鹑,雄性好斗。比喻人失利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例句:“是啊,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这家伙上不了阵势。”老孟也附和道。

37、半夜吃小鱼——摸不着头脑;首尾分不清;囫囵吞

38、【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馍】生产以人多为好,消费以人少 为好。此语反映了人口与生产.消费的关系。或说:人少好 吃饭,人多好做活/人多好种田,人少好过年。台湾柏杨《丑 陋的中国人》:“人口问题是很重要的,如果中国要想强大, 人口一定要拼命减少。有句话说: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 馍。”

39、【摆架子】(惯)指高傲自大,装腔作势。

40、海蚌的肉——在肚里

41、【民怕兵匪抢,官怕纱帽丢,穷怕常生病,富怕贼人偷】(谚)纱帽:乌纱帽,官帽。老百姓怕的是荒乱世道里兵与土匪来抢劫,官员怕的是丢掉官帽,穷人怕的是常年生病无法生活,富人怕的是家里钱财被贼偷盗。指不同层次的人,各有各的忧愁。

42、【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漏】(歇)马蹄刀:马蹄形的刀。木勺:木制的舀东西用具。本指用马蹄刀在木勺里切菜,汁水不会漏掉,转以形容人极其吝啬,舍不得拿出钱来。也形容人言行严密周到,毫无漏洞。 也作“马蹄刀瓢里切菜——滴水不漏”。

43、【好物难全,红罗尺短】(谚)红罗:红色绫罗。指美好的人或事物,总是难以长久完美,就像红色绫罗不可多得一样。

44、玉米一收下来,妈妈就把吃的麦面换成了玉米面。我嘟囔着说:“打几千斤麦还舍不得吃,也不知道省个啥?”妈妈说:“过日子比树叶还稠,不能吃今儿没有明儿。细水长流,省了还是咱自家的。”(河南·郸城)

45、大伯家的小姐姐能说会道,姑姑家的小表弟却不善表达。奶奶笑着对我说:“你小姐姐说起话来有梗就能添出个叶,有苗就能说出朵花;你小弟可差远了,他是茶壶里煮饺子,肚子里有货嘴里却吐不出。”(黑龙江·哈尔滨)

搞笑歇后语2

1、钟鼓楼上的麻雀——耐惊耐怕

2、【摇钱树,人人有,就是自己两只手】(谚)摇钱树:传说中的宝树,用手一摇,就会落下钱来。指人的两手就和摇钱树一样,只要肯出力气,就不会缺少钱财。

3、【公鸡头,母鸡头,凑到一起就想斗】释义:形容人像好斗的鸡一样喜欢争斗。例句:老蒲见两人拉起架子,要吵嘴的样子,忙推开二人,打着哈哈说:“公鸡头,母鸡头,凑到—起就想斗,斗来斗去,为的是—粒砂土豆。”

4、【狗还向主人三分】释义:骂人不知向着主人,不如狗。例句:,狗还向主人三分。你们端着掌柜的碗,掌柜的遭了难,一点都不着急,简直是没良心。

5、敲着空碗唱大戏——穷开心;穷快活

6、【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眼睛瞪着,互相观望,也指冷场或 惊讶。成语:面面相觑。浩然《艳阳天》:“三个人让他说的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又不住地咋着嘴唇儿,赞叹他的好 眼光。”

7、【只有错拿,没有错放】(谚)指案件中往往捉人比较随便,而放人特别谨慎。

8、【晌鼓不用重锤】见“好鼓不用重锤敲”。

9、【茄子不开空花,男儿不说空话】释义:茄子开的花都结茄子。比喻不说空话,说话算数。“空花”又作“虚花”。例句:于小拴仰着直溜身板,正经八百地说:“茄子不开空花,男儿不说空话。”

10、【凡有喜酒,必有醉人】(谚)有喜酒的场合必定会有醉汉。指好事里常有令人恼丧的地方。

11、【东家点灯,西家暗坐】(惯)比喻各干各的,互不相干。

12、【显露头角】见“露头角”。

13、【有腿没裤子】(惯)形容人非常穷困。

14、【得了红眼病】看到别人好了,急红了眼,觊觎别人。《北 京日报》( 19:“个别过去吃惯了大锅饭,如今又得 了红眼病的人,因为想揩万元户的油水而碰了钉子,那是完 全合乎情理的。”

1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释义:黄盖:三国时东吴大将。《三国演义》故事:在赤壁之战中,为了火烧曹操的战船,黄盖主动向周瑜献了苦肉计,让周瑜打了他,然后向曹操诈降,瞒过曹操。比喻做样子给别人看。也比喻双方自愿,别人不必管。 “—个愿打,一个愿挨”又作“打的愿打,挨的愿挨”.“愿打愿挨”。例句:他们一伙,都是看透《三国志》的人。要我说,那一耳刮子,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

16、入市乌龟——得缩头时且缩头

17、牛皮灯笼抹黑漆——照里不照外

18、跳上舞台凑热闹——逢场作戏

19、【老子天下第一】(惯)指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无人可比。 也作“老子天下称第一”。

20、尖嘴骡子卖个驴价钱——吃了嘴上的亏

21、背靠背睡觉——体贴人

22、夏不睡石,冬不困板。

23、【肥猪拱庙门——自来】(歇)指自己送上门来。

24、【狗仗人势】释义:比喻依仗主子的势力欺负人。“人”又作“狼”。例句: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子,你又有几岁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在我们跟前逞脸。

25、【怀里揣着兔子】(惯)形容心里害怕.慌乱。

26、荣荣放学回家吃午饭,见妈妈做的又是不爱吃的面条,哭闹着不肯吃。奶奶劝道:“有饭莫嫌淡,有驴莫嫌慢。你就将就将就吧!”(河南·林州)

27、一天放学,我在家里写作业时,听见外面有人吵架。我和奶奶出去一看,李阿姨家没水了,去王阿姨家担水,王阿姨不让担,她们就吵起来。奶奶就唠叨起来了:“磨是千家问,用水不用问。这事不值得吵。”(河南·沁阳)

28、【关公舞大刀——拿得起,放得下】(歇)本指关公武艺高强,转以形容人技艺好,干活麻利。

猜你喜欢

文章推荐

热点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