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网

民俗俗语有哪些(精选72句)

2023-05-26 栏目:人生感悟 

民俗俗语有哪些1

1、孤树不成林,孤雁不成群。

2、【中圈套】见“落在圈套里”。

3、我班的迟到大王总要到第一节上课几分钟后到。通过家访,老师才知道他晚上看电视总到深夜。老师说:“只愁天亮不愁夜的人,可怎么办呢?”(浙江·绍兴)

4、【水沟不通四处流】(谚)水流的渠道如果不畅通,就必定四处漫溢。 比喻下情不能上达,必定造成麻烦。

5、老师要找一位学生的家长商量事,找了几次都没找到,结果在路上碰见了。老师说:“这真是山不转水转,找不见碰见。”()

6、【 —个跟头从云端里跌下来】从高位上跌下来,谓失败惨 重。成语:一落千丈。古华《芙蓉镇》:“没跃进去不打紧,还 一跤子从半天云里跌下来,结结实实落到了贫瘠穷困的人 间土地上。”

7、【两国相战,不斩来使】(谚)两个国家交战,彼此都不杀害对方派来的使者。指交战双方派来的使者是交换信息的,应该受到保护。 也作两国交兵,不拒来使。 两军交战,不杀来使。

8、【贪天之功,据为己有】(惯)把天意成就的功劳,说成是由自己的力量取得的。指把别人的功劳都算在自己头上。 也作“贪天之功为已有”。

9、【 破车揽大载】超重,力不胜任。《法律与生活》(: “当初真不该破车揽大载,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了,要不 然对不起哥哥。”

10、一天早上,妈妈的胃有点疼,我知道后急忙替妈妈找来药。妈妈笑着说:“还是闺女好,闺女是娘的贴心小棉袄。”(河南·商丘)

11、【千军容易得,一将最难求】(谚)干军万马都容易招募,一个智勇双全的将领却不容易求得。指领兵的将才自古以来就很难得。 也作“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12、【乡里姑子乡里样】(谚)姑子:姑娘。指乡下姑娘自有乡下姑娘的气度神态,不同于城里姑娘。

13、星期六晚上,我们全家在看电视。9点钟的时候,妈妈让我上床睡觉。我故意闭着眼睛,身体斜靠在沙发上,装作睡着的样子。妈妈说:“小华,你把这串香蕉吃完吧!”姐姐凑趣地说:“好吧!”我一下子从沙发上跳起来,一看,根本没有香蕉。妈妈说:“我早知道你是水仙不开花——装蒜呢!”(河南·滑县)

14、【人心同一起,黄土变成金】见“大家齐了心,黄土变成金”。

15、【赵老送灯台——一去更不来】(歇)赵老:也说赵巧.赵果,传说是鲁班的徒弟;鲁班计划在大河上修桥,为防龙王干扰,制作两座灯台让赵呆送给龙王,赵呆把其中一座内藏夜明珠.外观漂亮的灯台藏在怀里,想私自带回家,没想到剐出龙宫,就葬身海涛之中。指人或物有去无回。

16、【人生地不熟不熟悉】不了解情况。成语:人地生疏。 地,也说:面。海外赵淑侠《当我们年轻时》:“他让我们羞耻 得见不得人,不然我也不会带着你离开南部,到这人生地不 熟的台北来。”

17、大炮打群狼——哄(轰)而散

18、【年三十放炮仗——响到一块儿】(歇)响:谐“想”。指彼此或众人所想的都一个样。

19、【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为北宋大臣。宋太宗要任命吕端 为宰相,有人说他“为人糊涂”,宋太宗说他“小事糊涂,大事 不糊涂”。借指能够分清大是大非,不计较小事。鲁迅《华 盖集续编》:“吕端大事不糊涂,犹言小事不妨糊涂点,这自 然很足以显示我们中国人的雅量,然而我的胃病却因此延 长了。”

20、温度计掉在冰箱里——直线下降

21、大年三十要账——催命鬼

22、【恼在心里,喜在面上】(惯)指心里气恼,脸上却装出高兴的样子。

23、【—粒耗子屎,坏掉一锅粥】坏的成分加入,破坏了质量。 类似的:一个死苍蝇坏了一锅粥/一泡鸡屎,坏了一缸酱。 刘心武《班主任》:“你弄个小流氓来,陷到作他个别工作的 泥坑里去,哪还有精力抓教学质量?闹不好,还弄个一粒耗 子屎坏掉一锅粥!”

24、【书山.学海】在文化场所(如学校等地方),常见一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对联,是一副励志格言。那么“书山”.“学海”是怎么来的呢? “书山”与“学海”这两词源于汉代学者杨雄的《法言·字行》,其中写道:“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意思是:百川因为奔流不息,才能到达大海;丘陵静止不动,所以永远达不到山高。比喻为学要勤奋,方能有所收益,若是懒惰怕苦,则学业无成。后来人们就用“学海”.“学山”来比喻知识的宝库。宋代一位叫左圭的学者将唐宋名家的野史杂说汇成一部书,名为《百川学海》。明代王文禄将明代有关学术思想.生产经验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著作辑录百种,汇为《百陵学山》一书。由于这两种书籍都是汇集百家著术的,书名又典出一处,故后人将“学山”改为“书山”,上述的那副对联避免了两个“学”字的重复,符合对联的格式要求,才有了精辟绝伦的格言警句式的治学励志对联。

25、【前人撒土迷了后人的眼】(惯)比喻含糊了事。

26、【七分人事,三分天资】(谚)人事:指人主观上努力与否。天资:天赋。指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天资聪敏不是主要因素,主要是靠勤奋刻苦。

27、【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释义:这里待不下去,可以到别的地方去。“自”又作“更”.“会”。 “人”叉作“爷”.“依”。侬:我;你。例句:希真对女儿道:“我儿,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何必执著,去休,去休!”

28、金刚钻划豆腐——深刻

29、【子孙不如我,要钱干什么;子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谚)子孙后代不肖,给他们留财产干什么;子孙后代比自己强,给他们留财产又有什么必要。指子孙后代不论好坏,祖辈父辈都没有必要留财产给他们。

30、【将门出虎子】释义:老子有本领,儿女也有本领。例句:岳胜心中高兴:真乃将门出虎子,延庆果是位英雄!

31、【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释义:家里有贤惠的妻子,丈夫可以避免意外的祸害。例句:自古说“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只为夫妻是最亲信之人,比不得兄弟朋友,因她朝说暮说,男子心肠虽硬,被她劝阻,也要回心。所以说娶贤妻免祸。

民俗俗语有哪些2

1、【纺车头上出黄金】释义:纺车头上能生出黄金来。比喻辛勤劳动可以致富。例句:纺车头上出黄金。皆由车出。

2、【玩火者必】谓做冒险的事情,必然会危及自身。成 语:玩火。传记图书:“然而,事与愿违,玩火者必自 焚。”

3、黄鼠狼和鸡结老表——不是好亲

4、【事看谁办的,法看谁犯的】(谚)事情要看是谁办的,国法要看是谁犯的。指旧时认钱不认理,认权不认法。

5、六月天斩窦娥——老天也寒心

6、会计辞职——不管账

7、【有天没日头】(惯)天空没有太阳。1形容社会黑暗,没有公理。 2形容人无知.说话放肆或无中生有。3指天色已晚。 也作有天无日头。 有天没日。

8、不长庄稼是因为土地不肥,首领无知是因为失去群众。

9、麻秆做床腿——难撑

10、三赖的儿子和他一样不安分,村里人说真应了“腥锅里煮不出素豆腐”这句老话。(河南·新野)

1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谚)不测:无法预料。旦夕:早晚。指人的祸福命运就像天空变幻的风云一样很难预测。 也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无常祸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变。 天有不测的风云,人有无端的祸福。

12、【招猫递狗儿】(惯)比喻不务正业,招惹是非。

13、幸福乌落到了头上——鸿运将至

14、【靠大树草不沾霜】见“大树之下,草不沾霜”。

15、【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眼光要远大,做事要踏实。《北京日 报》(19:“文章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就是把 理想和实干精神结合起来。”

16、【宁恼远亲,不恼近邻】(谚)宁可惹恼远方的亲戚,也不惹恼紧挨的邻居。指在人际关系中,经常打交道的左邻右舍,比远居的亲戚重要得多。

17、【胳膊拧不过大腿】(谚)胳膊细长,大腿粗壮,胳膊无力扭过大腿。 比喻弱势者拗不过强势者。 也作胳膊扭不过大腿。 胳膊肘弯不过大腿。

18、第二天就要考试,我要复习功课,请爸爸妈妈晚上不要看电视了。爷爷在一旁像朗诵诗歌似的说:“平时不用功,临考靠着灯,熬个小红眼,考个大白丁。”(黑龙江·哈尔滨)

19、【老不舍心,少不舍力】(谚)心:思虑。力:体力,力气。老年人往往喜欢多操心,年轻人往往肯多出力。 也作老不歇心,少不歇力。 少不舍力,老不舍心。

20、【 过筛子过箩/过了粗箩过细箩】原指筛面粉。借指审查,筛 选,或经过严酷的考验。徐光耀《平原烈火》:“大扫荡的时 候,一块过了筛子过箩,一块吃苦共难,在生死关头,你帮我 助,谁也没有说过谁占了便宜,谁吃了亏。”

21、我写字大小不均匀,爸爸指着我的本子生气地说:“这些字大的大来小的小,真是骑着毛驴牵着鸟。”(甘肃·兰州)

2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释义:眼前又有了新的道路。比喻事情有了新的转机,有了新的希望。这是陆游《游山西村》诗句。“山重水复”又作“山穷水尽”。例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绕过险崖,眼前豁然开朗,宽阔的航道又伸展在眼前了。

23、人各吃得半升米——哪个怕哪个

24、【恶疮都打内里破】(谚)恶疮:毒疮。毒疮总是从内里溃烂的。借指自家人的矛盾冲突,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

25、嫦娥脸上长个痣——美中不足

26、喜鹊的尾巴——老翘着

27、【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释义:说明要动脑筋,想办法。“东西”也可以换成“事”或具体的物。例句:“……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不能看着你急死!”

28、【横挑鼻子竖挑眼】(惯)形容很不满意,百般挑剔。 也作“横挑眼,直挑眼”。

29、刚吃黄连又吃蜜——苦尽甘来

30、【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谓容易获得,便不被重视。清 代《十二楼》:“世上反目的夫妻,大半都是早婚易娶,内中没 有几个是艰难迟钝的。古语云:‘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 看。”’

31、【只见鱼喝水,不见腮里漏】(谚)比喻人的经济收入看得见,日常消费不易见。

民俗俗语有哪些3

1、【火锅】在当今的饮食活动中,火锅是最受人们青睐的饮食之一.最知名的火锅当属重庆火锅。其实,火锅并不是近代人的创举,火锅早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不过那时不叫火锅,而是叫温鼎(翻译成现代语其实就是火锅)。它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西周时得到发展。它们均属于小型鼎,有着使用方便.易于移动.边煮边食.可涮可食的特点。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各地的温鼎器型相差较大,有方形的,有圆形的,还有带托盘的。从火膛的位置看,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尽管这些温鼎造型各有特色,但其功能都是一样的,都是用于筵席间加热食物。因为筵席是席地而宴,用当时的鼎加热食物,会烧坏筵席,所以,发明了温鼎,炭火不直接暴露在外,放在筵席上不会造成什么火光之灾。商周时代的温鼎应该说是当代火锅的鼻祖,经过几千年的变迁,材料与外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功能本质却没有变,仍保留着原始的构造。拿出土的温鼎来涮羊肉,一样味美可口。但那是文物,价值昂贵,使不得。

2、【秋后问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特例,根据不同的犯人,不同的犯罪性质,进行不同处理。秋后算账“秋后算账”比喻事后等待时机进行报复或清算。它的本义是,到秋后,农作物收获了,有了经济收入,那么在这一年当中欠下的费用就可以在秋后结账了。因为古代我国的农民没有其他收入,只好等秋后卖了农产品,有了钱才能与人结算。至于秋后算账的含义(比喻),是与原意的相关联才形成喻体。秋天,还是个肃杀的季节,秋字加个心就是个“愁”字。秋后算账蕴含着新账旧账一起算,最后清算总账的意思,它来源于明清秋后斩杀犯人的惯例,民间口头相传,秋天这么多事,便得出了“秋后算账”这一今义的俗语来。

3、电灯照雪——明明白白;明白

4、【 绱鞋不用锥子】针(真)好不用锥子,用针。针.真谐音, 表示赞扬。《人民日报》( 19:“对此,农民交口称 誉:供销社热心方便群众,是绱鞋不用锤子,真(针)好!”

5、人群里有聪明人,高山里有金和银。

6、【破罐子破摔】摔电是破,不摔也是破。谓反正好不了,不 值得爱惜。成语:自暴自弃。周立波《暴风骤雨》:“娘们走 道以后,好些年来,他自轻自贱,成了习惯,破罐子破摔,不 想学好了。”

7、【 呆子帮忙,越帮越忙】指不会帮忙,帮倒忙。张贤亮《男人 的风格》:“你我,都使我想起了我老家的一句土话,叫郭呆 子帮忙,越帮越忙。”

8、【月有阴睛圆缺,人有生死离别】释义:借指自然规律无法抗拒。例句:

9、【卷地皮】(惯)比喻贪官对百姓残酷地剥削掠夺。 也作“刮地皮”。

10、【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谚)指高大的房屋将要倒塌,一根木柱难以支撑得住。比喻若大势已去,就不是个别人的力量可以挽救的了。

猜你喜欢

文章推荐

热点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