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网

扶贫优秀工作者,扶贫工作优选好(精选18句)

2023-05-28 栏目:人生感悟 

扶贫工作优选好1

1、“三日一网”制度

2、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与扶贫驻村工作队工作的性质基本相同,但工作的侧重点不一样。

3、虽然2020年全部脱贫目标已定,扶贫也不能成了“干部干、群众看”的独角戏,可以通过“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等竞争性政策设计,让那些习惯于“等钱要物,躺倒不干”的贫困户站起来、干起来。

4、其次,帮扶工作具体方法要改进,让帮扶双方成为脱贫共同体。以产业扶贫为例。在选择扶贫产业时,尽量别选择太“高精尖”的、多数贫困群众经过培训都很难掌握的项目,这样容易导致他们“知难而退”或“站在一边看”。要尽量引导贫困群众选择本地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特色产业,通过提供扶贫贷款、技术指导,推行农业保险等政策措施,降低产业门槛,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从而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度和脱贫成功率。产业扶贫不要发钱发物,尽量让贫困户分担点成本,数额可以不大,但掏了钱,贫困户才会更上心。帮扶干部要时刻提醒自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贫困户才是脱贫的“主角”。

5、年5月24日至25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的成就和经验,讨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部署今后十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温家宝在会上作工作报告指出,“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的目标、对象、措施和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经过七年的扶贫攻坚,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下降到3%左右。除了少数社会保障对象和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特困人口以及部分残疾人以外,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中央确定的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5月25日,江泽民在会上发表讲话提出,今后十年扶贫开发的奋斗目标是;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加强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可及米kejimi1.Com)

6、对症下药,首先当然是要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7、还有,需要巩固扶贫攻坚取得的成功。

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减贫扶贫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通过实施一系列减贫扶贫的政策与措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9、我认为还有,特别是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10、三、恳谈日。每季度的1日至5日为恳谈日。单位主要领导深入帮扶村,召开由帮扶责任人、贫困群众、党建指导员、村“两委”干部、乡镇包村干部参加的恳谈会,征集意见建议,协调解决实际问题。(1)恳谈交流。听取帮扶责任人汇报,掌握帮扶动态;了解贫困群众心事难事,帮助协调解决。(2)化解矛盾。收集扶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和干群矛盾、邻里纠纷情况,会商解决办法。(3)普惠帮办。发挥派出单位和个人优势,协调机关部门,开展致富信息培训宣传;协调医疗机构组成专家队伍,为贫困群众开展免费体检、健康知识咨询等服务;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和社会人士为帮扶村群众捐款捐物等。

11、不同点。扶贫驻村工作队主要是针对贫困户,围绕贫困户致贫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主要是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的问题。而乡村振兴则是围绕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是针对普惠性,是扶贫攻坚的升级版。

12、让每一个适龄少年儿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保证每一个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阶段享受国家资助政策,做好每一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

13、这个第一书记说的“干部干、群众看”的“扶贫独角戏”现象确实存在。究其原因,既有贫困户思想问题,也有帮扶方法的问题。不可否认,现在的贫困户中确实有些好吃懒做、“等着扶、躺着要”的,这也是他们至今仍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毋庸讳言,出于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不称职就召回等压力,为了尽快让结对贫困户脱贫,一些帮扶干部过多“代劳”,贫困群众反倒一边站着看。

14、相同点。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扶贫工作队驻村主要的任务是在村里真蹲实驻,了解村里的资源禀赋,在村里发展产业,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同时修建村里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5、最后,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要强化提高贫困群众发展能力的导向。完善当前的扶贫考核机制,改变收入指标“一家独大”的状况,把提高贫困群众发展能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这样才能更好引导帮扶干部不是急功近利、越俎代庖,而是更注重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技术、带着跑销路提高市场拓展能力等方式,逐步提升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从而实现更稳定、更有质量的脱贫。

16、“三日一网”制度是为进一步提高帮扶责任人入户率和因村因户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在全县建立实行的扶贫脱贫结对帮扶制度。具体指“每月一个走贫日,两月一个交流日,每季一个恳谈日,全县一个‘扶贫心愿网’制度”。

17、完善政策设计,激励贫困群众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干起来。相关制度设计上,不能让辛勤劳动的过得不如好吃懒做的,同时要向贫困群众传递明确的政策信号:政策支持勤劳致富,兜底保障只保基本生活。完善相关扶贫政策,不能掉入“蹲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福利陷阱。除了普惠性的,不少政策支持可以适当引入竞争性机制,通过“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的政策安排,更有力地调动贫困群众的脱贫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那些习惯于“等钱要物,躺倒不干”的贫困户站起来、干起来。

18、四、扶贫心愿网。依托邯郸扶贫开发网站,开设“扶贫心愿栏”,组织帮扶责任人和村“两委”干部及时收集贫困群众共性和个性化问题,利用手机APP上传至邯郸扶贫心愿网,每个月由县扶贫办进行梳理汇总分类,组织和动员帮扶责任人派出单位和有关乡镇、县直单位及社会力量认领,尽快帮助解决。(1)收集汇总。由帮扶责任人、村“两委”干部和乡镇包村干部,负责收集贫困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利用手机APP上传至“邯郸扶贫心愿网”,同时动员贫困群众直接通过“邯郸扶贫心愿网”反映诉求和心声。(2)认领公开。由县委组织部组织、县扶贫办动员帮扶责任人派出单位、有关乡镇、县直单位及社会力量认领,督促问题尽快解决,解决结果在邯郸扶贫心愿网上公开。

猜你喜欢

文章推荐

热点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