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疾忌医的下一句,讳疾忌医造优选好(精选22句)
讳疾忌医造优选好1
1、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2、讳疾忌医
3、读音:huìjíjìyī
4、【成语】:讳疾忌医
5、如果你发现自己有抑郁症的表现(症状&体征)--比如悲伤,不愉快,或是对活动失去兴趣--请咨询医生看,它是可以医治的。
6、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
7、【解释】: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8、一个讳疾忌医的人是改正不了自己的错误的。
9、【拼音】:huìjíjìyī
10、[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11、忌疾讳医的后果非常严重。耽误的是自己的病情。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有病要到医院里去看。如果是重一点的病。愿意多跑几家省级或者是北京的大医院看看。看看他们说的一致吗?在确定下来什么病的基础上。再去看一些中医偏方什么的。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不要自己认为久病成医会看病。
12、释义:讳:忌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3、【成语】:讳疾忌医【拼音】:huìjíjìyī【解释】:讳:避忌;忌:怕,畏惧。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错误,不愿改正。作者叙述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本意是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即计划克服困难,要着手于它还容易的时候,做大事业,要着手于它细微的时候)这一观点的.它说明一切祸患在开始发生时都是极其细微的,难于觉察的,如果不注意防范,必将产生由量到质的变化,以致最终酿成大害;同时也提醒我们,要避免祸患,必须见微而知著,及早加以提防.桓侯之病正经历了这样一个由隐匿向显著发展的过程.它由腠理而至肌肤,由肌肤而至肠胃,一时虽未造成彻骨之痛,但病情却仍在不间断地逐步发展,以致由肠胃而至骨髓,发生了根本的转化,终于使桓侯陷入了无可挽回的绝境.此外,桓侯的悲惨结局还告诉我们,认真听取意见,尤其是听取有远见卓识的意见,是十分重要的;而固执己见,刚愎自用则是取祸之由.试想桓侯若是听取了扁鹊的建议,即使在病入肠胃之时,也还有救治的余地,决不至于丧命.正由于他拒绝了扁鹊的正确建议,才惹下了致死之祸,使扁鹊这样的名医也回天乏术了.
14、经过张医生的精心医治,奶奶的病基本上痊愈了。
15、[近义词]文过饰非
16、改革创新的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决不能讳疾忌医,而是要面对现实找出问题所在,找对方法,对症下药与以根治
17、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必引这俗语向我说,医生,你医治自己吧。我们听见你在迦百农所行的事,也当行在你自己家乡里。
18、自己生病了还不承认叫做
19、和示威者一起的医生表示,他们已经医治了20多个受轻伤的人和近200个有呼吸道疾病的人。
20、例句:可不要讳疾忌医而使病情加重啊,不可取。
21、“扁鹊见蔡桓公”可以用“讳疾忌医”来概括。
22、【举例造句】:患着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糊涂,误认他为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