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网

佛语经典语录因果善报(精选47句)

2024-05-14 栏目:美句收藏 

佛语经典语录因果善报1

1、 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2、佛曰: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

3、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4、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5、协办:中国摄影协会股份有限公司

6、有缺失,才会有希望。万物皆不完美,人生总有缺憾。我们要以完美的心,接受并不完美的人生。所谓的完美,其实只是来源于我们的心灵。只有真正懂得包容不完美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完美。

7、佛曰:不能在一起,就不能在一起吧,其实一辈子也没那么长。

8、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9、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10、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11、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12、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5官端正的人。

13、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14、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15、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16、学会让自己安静,把思维沉浸下来,渐渐减少对事物的欲望;学会让自我常常归零,把每一天都当作是新的起点。遇到心情烦躁的时候,喝一杯清茶,放一曲舒缓柔和的音乐,闭眼,回味身边的人与事,慢慢梳理新的未来;或者盘腿打打坐,读读经。这些既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修行。

17、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18、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佛家经典禅语语录最新

19、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20、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21、当你修炼到足以包容所有生活之不快,以宽恕之心向后看,以希望之心向前看,以同情之心向下看,以感激之心向上看时,你就站在了灵魂的最高处。当你能够忘记你的过去,看重你的现在,乐观你的未来时,明白成功不会显赫你,失败不会击垮你,平淡不会淹没你时,你就站在了生命的最高处。

22、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不是佛语,出自孟子《鱼我所欲也》。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3、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24、佛语行善积德的句子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作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福祸无门总在心。作恶之可怕,不在被人发现,而在于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别人夸赞,而在于自己安详。福祸无门总在心。作恶之可怕,不在被人发现,而在于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别人夸赞,而在于自己安详。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痛苦;有多少宽容,就有多少欢乐。

25、心中无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贵;快乐不是一种性格,而是一种能力。解决烦恼的最佳办法,就是忘掉烦恼;笑看风云淡,坐看云起时,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26、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27、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佛语经典语录因果善报2

1、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2、佛曰: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3、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4、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5、心里有烦恼,千万不要生怒气,怒会伤肝。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涵养,乐观处世。

6、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7、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8、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9、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10、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11、见有厄难,恐怖危逼,方便救济,使无怖畏,谓之无畏施。白话来说:凡是以大悲心助人或其他众生,如畜生野兽等,减少消除其恐怖、忧虑、苦难的行为都属于无畏施。

12、五蕴皆空(wǔyùnjiēkōng):教导人们放下一切,摆脱苦厄,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3、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14、彻底的认识你自己,你就会认识佛。

15、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16、人生是祸福相依,笑泪交织,有同情心,才能利人;有体谅心,才能容人;有忍耐心,才能做人;有慈悲心,才能度人;有艰难心,才能助人;有明智心,才能观人;有包容心,才能处人;有美丽心,才能示人。

17、昨天与今天,我们该如何把握?

18、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19、凡事有度勇敢过了头,就成了鲁莽;诚信过了头,就成了迂腐;机敏过了头,就成了圆滑;施舍过了头,就成了乞丐;贪婪过了头,就成了腐败;执着过了头,就缺少心眼;善良过了头,就成了软弱;专横过了头,就成了霸道;做事过了头,就走上绝路。

20、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猜你喜欢

文章推荐

热点阅读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