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句网

四到六岁儿童古诗精选首(精选172句)

2024-07-12 栏目:唯美短句 

四到六岁儿童古诗精选首1

1、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2、下:顺流向下而行。

5、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6、唯见:只看见。

7、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时惊动了山中栖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8、古诗简介

9、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10、注释

11、注释

12、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13、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14、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佛寺。

15、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

16、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1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8、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19、

20、翻译/译文

2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消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2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2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通:惟)

25、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6、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27、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28、绝句

29、惊:吃惊,害怕。

30、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四到六岁儿童古诗精选首2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该作品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2、译文

3、注释

4、月出:月亮升起。

5、译文

6、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7、汉江:汉水。宋之问因张易之事而被贬岭南,于神龙二年逃归洛阳。此诗作于途经汉水时。此诗原题李频作,误。

8、翻译/译文

9、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10、②白日:太阳。

11、天际流:流向天边。

1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3、孟郊〔唐代〕

14、注释

15、注释

17、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18、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19、杜牧〔唐代〕

20、《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2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22、黄鹤楼:中国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23、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24、时鸣:偶尔(时而)啼叫。

25、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26、同:相同。

27、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28、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29、⑥穷:尽,使达到极点。

30、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已经很长时间了。此刻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四到六岁儿童古诗精选首3

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5、纷纷:形容多。

6、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7、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8、翻译/译文

9、朝代:唐朝|作者:宋之问

10、毕竟:到底。

11、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12、译文

13、借问:请问。

14、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1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6、岭外:指岭南,大庾岭之外,就是广东。书:信。

17、时:时而,偶尔。

18、注释

19、古诗简介

20、译文

2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4、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25、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6、注释

2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8、①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29、⑦千里目:眼界宽阔。

30、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四到六岁儿童古诗精选首4

1、渡汉江

2、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④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6、辞:辞别。

7、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8、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9、译文

10、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12、山鸟:山中的鸟。

13、登鹳雀楼

14、

15、译文

16、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7、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18、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19、《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20、古诗简介

21、注释

22、朝代:宋朝|作者:杨万里

23、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24、泊:停泊。

25、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8、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29、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四到六岁儿童古诗精选首5

1、⑤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3、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碧空:一作“碧山”。

4、桂花:春桂,现在叫山矾,也有人叫它山桂花。

5、西岭:西岭雪山。

6、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7、惊:惊动,扰乱。

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9、注释

10、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11、

12、《渡汉江》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写离开家乡已逾半年的游子,能踏上归途,自当心情欢悦,而且这种欣喜之情,也会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而越来越强烈。表达了诗人强自抑制的思乡之情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13、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无声地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14、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15、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16、李白〔唐代〕

17、王维〔唐代〕

18、望天门山

19、游子吟

20、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21、⑧更:再。

22、映日:日红。

23、临:将要。

24、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25、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26、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27、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28、

29、王维〔唐代〕

3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四到六岁儿童古诗精选首6

1、注释

3、春天过去花仍在争奇斗艳,人走近鸟却没有被惊动。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鸟鸣涧

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8、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10、清明

11、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12、译文

13、朝代:唐朝|作者:王之涣

1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5、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

16、李白〔唐代〕

17、画

18、杜甫〔唐代〕

19、③依:依傍。

20、六月中:六月中旬。

21、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22、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猜你喜欢

文章推荐

热点阅读

专题